台灣欒樹 |
||
學
名 |
Koelreuteria formosana |
|
科
別 |
無患子科 |
|
別
名 |
苦楝舅、苦苓江、金苦楝、拔子雞油、台灣欒華、木欒仔、五色欒華 |
|
原
產 地 |
台灣 |
|
植株特徵 |
1.
落葉喬木,樹皮褐色,平展傘形樹冠酷似苦楝樹。 2.
二回羽狀複葉,小葉形成卵形或長卵形互生及對生,葉緣淺鋸齒狀。 3.
夏末秋初開花,圓錐花序頂生,金黃色花瓣五瓣,但瓣片基部為紅色;花後結果,蒴果具淡紅色弧形苞片3枚成氣囊狀,像紙折的小燈籠。 4.
幼果猩紅色,顯得鮮豔奪目,常被誤認為是它的花朵,成熟後成褐色,種子圓球型而成熟時色黑。 |
|
用途 |
園景樹、行道樹 |
|
其他 |
1. 宜蘭縣公認的縣樹呢! 2. 在美國的植物專家書刊中榮登「全球亞熱帶名花木」之列,可見台灣欒樹是世界級的優良樹種呢! |
|
校園情報 |
在校園的籃球場旁,一棵強壯的台灣欒樹依靠在牆上,看著學生神采飛揚的樣子。 |
|
照片 |
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